第418章 担当

        次日傍晚,朱高煦部步骑二十三卫、约十二万人到达重庆府城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大军没有进城,在西南面的城厢村庄之间扎营;盖因汉王军不会在重庆府城逗留太久,而大江渡口在西南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府城就像在一个半岛上,位于两江交汇之处、三面环水,被大江和嘉陵江环绕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下令各都督、卫指挥使负责扎营,自己带着人进城与前锋瞿能见面。

        瞿能出城迎接,将朱高煦等人引到东水门附近。

        瞿能的前锋军兵力多达六万余众,几乎是留守成都沐晟部的两倍。

        沐晟部虽身负坐镇富庶的川西平原、并经营川北防务的重任,要守备剑南关,进取汉中,防备陕西;但是,朱高煦与各都督大将军一致认为,四川最大的威胁来自东面湖广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留守四川的重兵在瞿能之手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等人骑马进城,未见城门、城墙上下有大战的痕迹。瞿能夺占此城似乎并不费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据说宋朝末年,重庆这边有很多堡垒,抵抗了蒙元军队多年的进攻,其中钓鱼城最是出名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地复杂的地形,此时却没有挡住汉王军的进军步伐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朱高煦不是异族入侵。重庆府城兵力空虚人心涣散,关键是薛禄也跑了!

        “川西崇道尊儒,出文人;此地敬鬼尚武,出武将。”瞿能一路上时不时说一阵话,如数家珍一般表现他在四川干了多年武官的经验,“地势起伏崎岖,百姓艰苦,民风勇悍不畏死,常持械私斗。薛禄若真有奋不顾身报效朝廷之决意,咱们要攻破重庆肯定没这么容易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一边与瞿能谈话,一边骑着马看周围的风景。

        果然眼睛看到的风光,与成都城简直是大相径庭,有种不是一个省的错觉。

        旧石板铺就的路起伏而蜿蜒,主道之外的道路更加狭窄;陈旧而古朴的瓦房非常密,好似层层重叠挤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地方如此崎岖,却位于两江交汇之处,有水运之便,乃水上进出四川的重要据点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行人来到了瞿能的行辕内,靠近东水门,位于一处高地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站在院门外眺望,视线比较开阔,远处能俯视到大江江面;稍近一些的地方,全是青褐色的屋顶,密密麻麻多不胜数,两条石阶道路蜿蜒其间,显然无法行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叫人开的门,格老子,早就该投汉王了!”忽然传来一声大喊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转过头,循声望去,迎面正有个汉子、脑袋像刚拔出地的长形萝卜十分突兀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一撅一拐地走过来了,脸上全是伤,一只眼睛包着布,另一只眼的眼皮往下吊着,完全看不出是甚么表情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汉子走过来,抱拳道:“末将重庆卫指挥使徐华,拜见汉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……”朱高煦恍然,他记得自己派过密使来联络徐华,结果被断然拒绝了。朱高煦做了个手势,“徐将军何以弄成了这般模样?”

        徐华道:“锦衣卫打的!我先前没想投降,可那薛禄和锦衣卫的人非说我私通汉王。不问青红皂白,逮着就打,打成这瓜样,我还不降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愕然,与旁边的刘瑛对视了一眼。朱高煦点点头道:“好!只要能弃暗投明,甚么时候都不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徐华既有私通叛军之嫌、居然没死,却不知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决定给瞿能打个招呼、要问清楚来龙去脉,不过听徐华说话直率,估计没多少问题……主动开了城门之后、谁还会说“我本来不想投降你的”这样的话?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道:“徐指挥好生养伤,养好了到瞿都督那里,让瞿都督给你安排差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徐华拜道:“末将遵命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走进院子里,里面是个天井,天井上方是中堂。里面摆满了地图、纸墨等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看了一番瞿能的地图,上面的字迹各不相同,乃多人一起绘制而成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图很多,朱高煦却没法从这种地图里、看出所以然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川东地区的地形如此复杂,绝非这种毛笔勾勒的图纸能表现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瞿能等人都在旁边说着军务,他们指着地图上的位置论述……图上面只有毛笔线条、以及纸张空白,实在是非常考验想象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天色渐晚,侍卫们收拾了一张方桌,摆晚膳上来了。大伙儿坐上桌子,话题依旧没停歇。

        瞿能的声音道:“四川东边的门户,在夔州府(奉节),但此城狭窄、困于群山之中,不利屯驻大军;只可派一部精兵去下夔州府之后,以为守备,设为前军。

        我部大军,只能往西布置。得考虑三件事,一是粮草,二是驰援夔州的时间,三为水军。末将挑中了两处地方,重庆府和达县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重庆府操练水军,设置大仓为军粮重地。我水军可顺江而下,凭借巴东三峡,以拒敌军水师;而运往前线的粮秣辎重,从重庆府出发,亦得水运之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瞿能拿着筷子,却一口菜也没吃,接着话说道:“王爷在成都府提出,设东面大营于达县(达州),末将以为甚为妥当。

        川东地形如同‘川’字,山脉南北纵横,分割山川地势。

        达县、重庆似远,却位于同一条谷地内,其间联络无险阻。

        陆路大军在达县,一则可以驰援重庆府;二则可驰援夔州府(奉节)。

        援军从达县东出夔州府,距离比重庆更近。若在云阳县、万县(万州)设仓库,将粮草军需水运到二地;则可补充达县援军所需。大军沿路有粮,则免去辎重车辆陷于山间之弊;虽有山川阻隔,大军仍可调动自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瑛道:“王爷给了瞿都督六万余众,为何不布置兵马,首先往东夺占巫山县、归州(巴东),然后试图进军夷陵州(宜昌),以为将来东进之前哨?却已先将主力龟缩于重庆、达县一线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刘都督,你未曾镇守过一方,便不用担当责任,说起来当然容易了。”瞿能先是露出了一丝不以为然的口气,又语重心长地说道,“要多历练才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瑛皱眉道:“巴山近左,群山叠嶂,根本摆不开阵营大战,人马太多毫无作用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是中华鲟?!”朱高煦忽然开口道。大伙儿只好停止了争论,看他指着的桌面上的一条大鱼。

        妙锦却不看鱼,转头观察着朱高煦的脸。

        瞿能道:“就是鲟鱼,还有‘鱼王’之称,唐朝陈藏器说‘其肉补虑益气,强身健体,煮汁饮,治血淋;其鼻肉作脯补虑下气;其籽如小豆,食之健美,杀腹内小虫’。全身都是好东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笑道:“我这嘴,今晚要长见识了。碗拿过来,我给诸位夹一些,都尝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怎么好意思,末将不敢。”瞿能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直接伸出手,瞿能只好递上面前的小碗。接着又向刘瑛伸手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嗯!好吃。”朱高煦挑了一块肉放进嘴里,赞了一声,然后闭上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嚼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妙锦轻声道:“汉王似乎很喜吃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点头道:“妙锦说得没错,我就是爱吃鱼,最爱的是海鱼!我还喜欢大海,可惜恰恰被封到了离海最远的地方,你们说这……世事哪能尽人所愿?”

        大伙儿不再谈军务,谈到各种吃食,瞿能和刘瑛都讲起了自己印象最深的食物。都是家乡的小吃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吃完了饭,朱高煦离桌后才忽然说道:“对了,刘都督用步兵阵法是相当不错的。太平场之战,纵队、横队交替变幻,且在傍晚军令传递不畅之时,让我很是敬佩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川东防务,我还是赞同瞿将军的部署。瞿将军说得对,独当一面,要承担责任;若我对你太过干涉,怎么能让你承担所有责任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顿了顿又和颜悦色地说道:“如果责任可以乱给别人承担,那么今后谁还敢有担当?”

        两员大将一起抱拳拜服。因为刚才谈了许久美食、思念了一下故乡,大伙儿的气也完全消了,这时反而不再争执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吃饱了,又踱出院门,观赏着夜晚的江边景色,看着山坡上、码头上的灯火,起伏闪亮,将造物主创造的曲线展现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不禁叹道:“江山如此多娇!”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刘瑛走到身后,抱拳道:“末将多嘴了,请王爷降罪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转过身来,打量着刘瑛,露出一丝微笑,又道:“多嘴有甚么错?你们的见解都有道理的,谈不上谁对谁错,不同的地方在何处呢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瑛道:“末将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道:“瞿将军是经历过巨大失败的人,而刘将军没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瑛的眼珠往上移动,似乎在想着甚么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又道:“我记得在安南国时,对张辅说过一句话。有权力的人很容易自我膨胀,只有当他看到巨大的失败、而无力承担的那一刻,才会真正知道悔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瑛深深地鞠躬,不再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旁边的妙锦道:“王爷说的话挺有意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道:“人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,比如他要去赌博,父母管是管不住的。只有吃过了大苦头、自己才会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围沉默下来,朱高煦继续看着夜景,若有所思。